SMART MULTI-Fiber 模块化多光纤激光测振仪:非接触振动测量的未来之选
发布时间:2025-05-16 16:10 发布人:handler 浏览量:15
SMART MULTI-Fiber 是 Optomet 针对工业复杂振动场景研发的新一代测振系统,通过多光纤并行测量与非接触式激光技术的深度融合,解决了传统接触式测量的附加质量干扰与单点测振的覆盖局限。其核心创新体现在:
多光纤协同测量架构
灵活通道扩展:单系统支持1-4 通道同步测量,通过光纤分束器可扩展至 16 个测点,适用于涡轮叶片阵列、齿轮箱多轴承同步监测。例如,在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测试中,4 通道同时监测不同叶尖振动,定位相位差精度达 0.1°,验证气动设计一致性。
超长距离部署:采用单模光纤传输激光信号,最远测量距离达300 米,配合防水光纤接口(IP67 防护),可在高温、高压、辐射等恶劣环境下(如核电反应堆外围)实现非接触测量,避免人工介入风险。
纳米级测量精度与速度
工业级可靠性设计

涡轮叶片模态分析:
在 CFM56 发动机叶片测试中,4 通道光纤分别对准叶根、叶中、叶尖及榫头,同步采集振动数据,结合阶次跟踪算法分离离心转速(1X)与气动激励(3X、5X)成分,发现叶尖共振频率与设计值偏差 0.8%,优化后振动幅值降低 25%。
复合材料缺陷检测:
对碳纤维机翼采用激光冲击激励 - 测振成像技术,通过分析冲击响应频谱,识别出人工预制分层缺陷(直径 > 3mm),检测效率比传统超声法提升 5 倍。
燃气轮机燃烧稳定性监测:
在 9F 级燃气轮机燃烧室壁面部署光纤测点,实时监测燃烧诱发振动(频率 50-500Hz),通过包络分析提取压力振荡特征,提前 45 分钟预警燃烧不稳定(幅值增长 > 20%),某电厂应用后,非计划停机减少 80%。
风电主轴扭矩监测:
利用光纤测振与转速信号计算轴系扭振(NTF),在 10MW 海上风机中,成功捕捉到 3P(3 倍叶片通过频率)扭振峰值(±500rad/s²),指导变桨控制算法优化,齿轮箱载荷波动降低 15%。
光刻机振动隔离验证:
在 EUV 光刻机光学平台周边部署多光纤测点,监测环境振动(如空调气流、人员走动),通过实时频谱分析(分辨率 0.1Hz),验证主动隔振系统效果,确保纳米级加工精度(振动幅值 < 10nm)。
半导体封装缺陷检测:
对倒装芯片工艺中的焊球互连质量,采用激光超声技术(LUT)激发并测量微尺度振动,通过频谱特征识别虚焊(特征频率偏移 > 5%),某封装厂应用后,缺陷检出率从 70% 提升至 98%。
高铁轮对磨损监测:
在 CR400AF 轮对轴承座布置光纤测点,实时监测垂向 / 横向振动(量程 ±50g),通过共振解调技术提取外圈故障特征频率(BPFO),某铁路局使用后,轴承更换周期从 12 万公里延长至 18 万公里,年节约成本 1200 万元。
磁浮列车悬浮间隙测量:
利用激光测距与振动测量融合,实时监测悬浮架与轨道间隙(精度 ±0.1mm)及振动(分辨率 0.01g),在中低速磁浮试验线中,成功验证悬浮控制系统的鲁棒性(间隙波动 < 0.5mm)。
维度 | SMART MULTI-Fiber | 接触式应变片 | 单点激光测振仪 |
---|
测量特性 | 非接触、多通道同步、无附加质量 | 接触式、单点、影响结构动态特性 | 非接触、单点、覆盖范围有限 |
精度与速度 | 位移≤1nm,采样率 200kHz | 应变 ±0.1%,采样率≤10kHz | 速度 0.1mm/s,采样率≤50kHz |
环境适应性 | -40℃~+85℃、抗 EMI、抗振动 5g | -20℃~+60℃、易受电磁干扰 | 0℃~+50℃、适合实验室环境 |
部署成本 | 模块化扩展,初期投资降低 40% | 需表面处理,长期维护成本高 | 单点成本低,多测点成本激增 |
典型应用 | 涡轮叶片、风电主轴、光刻机振动 | 桥梁健康监测、汽车零部件测试 | 轴承故障诊断、高校科研 |
全息振动成像(选配)
通过多光纤测点数据融合,结合相位解算算法,生成被测结构的三维振动模态全息图。例如,在航空发动机整机测试中,可直观显示机匣表面的振动热点(幅值 > 50μm),辅助定位气流激振源。
边缘计算与云平台集成
智能报告生成系统
内置模板支持自动生成符合 ISO 18436-2、API 670 等标准的测试报告,包含振动趋势图、频谱瀑布图及 RUL 预测数据,某航空实验室使用后,报告编制效率提升 70%。
空客直升机:主旋翼振动优化
挑战:H145 直升机主旋翼在高速飞行时出现异常振动(幅值 > 30g),传统单点测振无法定位根源。
方案:部署 4 通道 SMART MULTI-Fiber,同步监测桨叶根部、减摆器及变速箱振动,结合相干分析发现桨叶 - 变速箱的 3X 共振(相干系数 > 0.9)。
成果:调整变速箱安装刚度后,振动幅值降至 8g,飞行噪声降低 5dB,适航认证周期缩短 3 个月。
宁德时代:电池包振动测试
挑战:动力电池包在振动台测试中,传统应变片无法捕捉电芯间微幅滑动(<50μm)。
方案:采用 1550nm 光纤测振仪,非接触监测电芯表面振动,通过位移积分算法计算相对滑动量,发现极耳焊接处的滑动幅值达 80μm(设计阈值 50μm)。
成果:优化电芯固定结构后,滑动量降至 30μm,电池包振动测试通过率从 85% 提升至 99%。
Optomet 计划于 2025 年推出 SMART MULTI-Fiber 2.0 版本,新增以下突破:
光子计数技术:采用单光子雪崩二极管(SPAD),将弱光环境下的测量灵敏度提升 100 倍,适用于深孔、管道内部振动监测;
量子相位编码:通过量子加密技术保障振动数据传输安全,满足军工、核电等场景的高保密需求;
自供电传感器:集成压电能量 harvesting 模块,无需外部供电,适合偏远地区或移动设备监测。
SMART MULTI-Fiber—— 用光纤与激光重新定义工业振动测量,让每一个微小振动都成为优化的起点。
热线:400-108-7698; 139221539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