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业数字化的浪潮中,有一个隐藏的 “数据孤岛” 难题始终困扰着工程师们:车间里运行了十几年的智能电表、热力表仍在使用 M-Bus(计量总线)协议默默记录数据,而新建的 PROFINET 工业以太网正迫切需要这些能源数据来优化生产调度 —— 这两种 “语言” 的隔阂,曾让多少工厂的能源管理系统沦为 “半拉子工程”?
ADFweb 网关 HD67078-B2 的出现,正是为了终结这种尴尬。作为专为 PROFINET 与 M-Bus 协议转换设计的工业级网关,它不仅是一个 “翻译器”,更是一座打通计量设备与工业控制网络的 “智能桥梁”。从零下 40℃的北方油田到湿度 90% 的南方炼厂,从管理 250 台电表的商业综合体到需要实时能耗监控的汽车焊装线,这款设备正以 “极端环境抗造性”“多节点管理能力” 和 “协议转换零误差” 三大核心优势,重新定义工业能源数据的流动规则。
在工业场景中,M-Bus 与 PROFINET 的 “语言隔阂” 堪称经典难题。M-Bus 作为国际标准(IEC 62056-21)的计量总线,诞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,专为水表、电表、热力表等计量设备设计,特点是布线简单(两线制)、功耗低(支持电池供电),但传输速率慢(最高 2400bps),更适合小数据量、低频次的采集;而 PROFINET 作为工业以太网的 “优等生”,支持 100Mbps 传输速率、IRT(等时实时)通信,能满足 PLC 与机器人的微秒级同步需求,却对 M-Bus 这种 “老古董” 协议天然不兼容。
这种 “新老隔阂” 直接导致两个后果:
HD67078-B2 的核心价值,就是用 “协议转换” 破解这个困局。它能让 M-Bus 设备(如智能电表的 DLMS/COSEM 协议数据)与 PROFINET 网络(如西门子 PLC 的 IO 控制器)“无障碍对话”,数据转换延迟控制在 80ms 以内,且支持最多 250 台 M-Bus 从机并发通信 —— 这意味着,一个网关就能搞定一整个工业园区的能源数据采集,部署成本仅为设备更换方案的 1/5。
一款能在工业现场 “存活” 的协议网关,绝不是简单的 “信号转发器”。HD67078-B2 的 “抗造性” 与 “精准度”,藏在每一个硬件细节和软件算法里。
在某沿海化工厂的测试中,HD67078-B2 曾在盐雾浓度 5%、温度 65℃的环境中连续运行 18 个月,数据传输零中断 —— 这背后是三重防护设计在发力:
M-Bus 与 PROFINET 的协议差异,远不止 “语速” 不同 —— 前者是基于 “问答式” 的主从通信(如网关主动询问电表 “当前电流”),后者则是 “主动推送” 的实时 IO 通信(如 PLC 要求 “每 100ms 更新一次能耗数据”)。HD67078-B2 的转换逻辑,堪称 “工业级同声传译”:
在跨国工厂或偏远矿区,网关的现场调试曾是工程师的 “噩梦”。HD67078-B2 通过三大功能破解这个痛点:
某省级工业园区有 5 个厂区,分布着 250 台不同品牌的智能电表(均支持 M-Bus),过去依赖人工抄表,每月需 4 名员工耗时 3 天完成,数据误差率约 5%。
改造方案:部署 2 台 HD67078-B2(每台管理 125 台电表),通过 M-Bus 总线串联电表,网关接入园区 PROFINET 环网,数据实时上传至能源管理平台。
关键突破:
某合资车企的焊装车间有 30 台焊接机器人(PROFINET 控制)和 40 台区域电表(M-Bus),过去能耗数据与生产数据完全脱节,无法分析 “焊接效率 - 能耗” 关系。
改造方案:在车间控制柜部署 HD67078-B2,同步采集电表数据与机器人的焊接次数、电流参数,通过 PROFINET 传输至 MES 系统。
核心价值:
某 10 万㎡商业综合体有 120 台空调内机(M-Bus 采集能耗)、80 个照明回路(M-Bus 智能开关),但空调与照明系统独立运行,存在 “人少灯亮”“空调节能但照明耗能” 的矛盾。
改造方案:用 HD67078-B2 将所有 M-Bus 设备接入楼宇 PROFINET 网络,联动 BA 系统实现 “人流 - 空调 - 照明” 协同控制。
实战效果:
对比市场上的协议转换设备(如西门子 SCALANCE X、Moxa NPort 系列),HD67078-B2 的竞争力体现在三个 “更”:
当我们谈论工业 4.0 时,往往聚焦于机器人、PLC 等 “主角”,却容易忽略 M-Bus 电表这类 “沉默的数据源”。HD67078-B2 的真正价值,在于它让这些 “老设备” 也能参与到数字化浪潮中 —— 无需更换硬件,就能让几十年前的计量表与最先进的 PROFINET 网络对话。
从智能电网的实时监控到汽车工厂的能耗优化,从商业综合体的节能改造到矿山的远程运维,这款网关正在用 “精准翻译”“极端抗造”“灵活扩展” 的特性,打通工业能源数据的 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对于追求 “低成本数字化” 的企业而言,它不仅是一款设备,更是一把打开能源数据价值宝库的钥匙。
地址:
广州市花都区清塘路绿地国际空港中心6地块6栋538-539(营销部);
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花安中路3号碧桂园空港广场4栋3楼(财务和物流部);
电话:400-108-7698; 13922153995;020-86372297
邮箱:sales@gzcvl.com